酒曲文化歷史悠久,豐富多彩。
大曲—以大麥、小麥、豌豆等為原料,經過粉碎,加水混捏,壓成曲醅,形似磚塊,大小不等,讓自然界各種微生物在上面生長而制成,統稱大曲。用于蒸餾酒的釀造。
小曲—酒藥、白藥。白藥、酒餅等,是用米粉或米糠為原料,添加少量中藥材或辣蓼草,接種曲母,人工控制培養溫度而制成。因為顆粒小,習慣上稱它為小曲。主要用于釀造白酒。用米、高粱、大麥等為原料,并酌加幾種中藥。含有微生物。在釀造過程中同時起糖化作用和發酵作用。因為曲塊小,發生熱量少,適用于中國南方氣候條件。用小曲釀造的酒稱為小曲酒。
此外,還有一種特殊的酒曲:紅曲。紅曲是霉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曲。紅曲霉雖然耐酸、耐較濃的酒精、耐缺氧,但生長的慢,只有在較高的溫度下才能繁殖,所以成為我國南方福建、廣東、臺灣一帶釀酒的重要酒曲。宋代我國已能較普遍地制作紅曲了。紅曲制作工藝難度較高,稍有不慎紅曲霉就很容易被繁殖迅速的其他菌所壓倒。連明代李時珍都贊美說:“此乃窺造化之巧者也?!?br />
麩曲—這是現代才發展起來的,用純種霉菌接種以麩皮為原料的培養物??捎糜诖娌糠执笄蛐∏?。目前麩曲法白酒是我國白酒生產的主要操作法之一。其白酒產量占總產量的70%以上。
自古實踐出真知,當我們的祖宗通過自己的長期勞動發現了酒曲釀酒技術后,中華酒水的歷史便添上了濃重的一筆,因此對于各位喜歡飲酒的朋友,當我們品嘗美酒佳肴時,不妨在品鑒時感恩一下老祖宗們,是他們辛勤勞動讓我們如今可以獲得更多口腹之欲,畢竟酒曲文化的不斷發展,讓中國酒水得以縱深發展,編織出如此豐富多彩的中華酒文化!